温馨提示:检测到当前未使用谷歌浏览器,为保证您安全、高效完成招投标工作,点击下载并安装谷歌浏览器。

X

浏览器下载

X

2018年上半年深圳金融业发展情况

发布时间:   |  作者:琅玡科技   (共访问154次)

来源: 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

一、基本情况

  今年以来,国际贸易、金融市场、地缘政治复杂多变,国内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深入推进,政策效应逐步凸显,金融风险暴露更加充分,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重大影响。依托强劲实体经济和良好金融生态,上半年深圳市金融运行总体平稳,稳中向好,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逐步提高。具体来看,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:

  (一)金融业增速放缓。今年以来,我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64.5亿元,增长4.8%,比一季度回升3.7个百分点;占GDP的比重为14.2%,但增速不及去年全年(2017年,深圳市金融业增加值3059.98亿元,同比增长5.7%),表现出增长放缓的态势。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,一是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放缓,二是严监管的态势下保险机构保费收入急剧下滑。

  (二)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有所增强。一是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多。截至2018年6月末,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5.05万亿元,同比增长16.3%,比年初增加4059.53亿元。二是信贷结构调整持续优化。中长期贷款投向高端制造业、现代物流业、现代服务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较大,1-6月,我市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合计增加3697.60亿元,占全部信贷增量的88.83%。其中,装卸搬运和仓储业、公共设施管理业、商务服务业、房地产业、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、通用设备制造业、建筑业以及道路运输业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均超过20%。中小微企业信贷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,截至2018年6月末,中型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8917.96亿元,同比增速18.3%,小微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5317.63亿元,同比增长23.9%,均显著高于同期本外币贷款余额的整体增速。

  (三)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增长。1-6月,我市

  金融业税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,金融业实现国税地税(不含海关代征关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)收入合计876.5亿元,同比增长28.5%,占全市总税收的24.8%,金融业对全市税收的贡献超过制造业(19.1%),成为全市的第一支柱产业。金融业对全市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46.6%,具体来说,主要受益于2018年实施的资管产品税收新规[《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资管产品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》(财税〔2017〕56号)规定,自2018年1月起,银行、证券、保险、信托、基金公司等各类资管产品管理人运营资管产品业务按3%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。],银行、保险业税收实现超常规增长,银行业实现税收483.6亿元,同比增长20.5%,保险业实现税收212.8亿元,同比增长65.9%;资本市场持续低迷,证券业实现税收138.4亿元,同比仅增长6.8%;其他金融业蓬勃发展,实现税收41.7亿元,同比增长83.2%。

  (四)法人金融机构蓬勃发展。1-6月,我市新增百行征

  信有限公司、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、中保车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法人金融机构。截至2018年6月末,我市法人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91家(全部为持牌法人机构,不包括一级分支机构)。

  二、深圳市银行业发展情况

  总的来说,上半年深圳市银行业保持平稳运行,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持续深化,总体风险可控,部分领域风险值得进一步关注。

  (一)银行业整体增速趋缓,负债渠道收缩。截至2018年6月末,深圳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8.28万亿元,同比增长2.51%,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8.25个百分点。各项存款余额5.74万亿元,同比增长8.19%,比去年同期降低4.10个百分点。其中个人存款同比增速保持在4%左右,持续低于各项存款增速。另外,银行业存款呈现结构化的特征。6月末,个人结构性存款和单位结构性存款分别增长101.16%和38.25%。

  (二)银行业资产质量有待进一步优化。受资本市场风险的传导,以及银行贷款结构的影响,上半年,深圳银行业不良贷款呈增加趋势。6月末,深圳市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.14%,比年初上升0.08个百分点。其中大额客户风险和消费贷款领域风险持续上升。

  三、深圳市证券业发展情况

  (一)深圳上市公司继续保持优势地位。截至2018年6月末,深圳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80家,其中主板80家、中小板114家、创业板86家。自2018年3月以来,深圳市辖区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达5.11万亿,排名全国第二位,仅次于北京。据中证监测等有关数据显示,2018年1-6月,深圳地区公司(含非上市公司)通过资本市场筹资总额超过2377亿元,其中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筹资300.13亿元、股票市场再融资476.92亿元、交易所债券市场筹资1487.81亿元。资本市场为深圳地区创新发展、中小企业发展、国资改革发展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。

  (二)新三板挂牌公司略微减少。截至2018年6月末,深圳共有新三板挂牌公司722家,较年初减少52家,新三板挂牌公司总家数排名全国第六。其中创新层公司55家,较年初减少53家;基础层公司667家,较年初增加15家。新三板共定向发行股票67家次,筹资为27.20亿元。

  (三)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。2018年6月,深圳22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.79亿元,同比下降2.06%;实现净利润99.50亿元,同比下降9.46%。深圳证券公司营业收入、净利润均居全国第二位,仅次于上海。截至2018年6月末,深圳证券公司总资产1.43万亿元,净资产超过3851亿元,净资本超过3103亿元,总资产、净资产、净资本均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,总资产居全国第一,净资产、净资本均居全国第二位,仅次于上海。2018年6月,深圳14家期货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.11亿元,同比下降4.45%;实现净利润4.00亿元,同比下降17.86%。截至2018年6月末,深圳期货公司总资产超过678亿元,净资产超过141亿元,净资本超过92亿元,上述指标均居全国前列。

  (四)证券期货行业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居全国前列。截至2018年6月末,深圳证券期货行业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为12.61万亿元,较上月末下降3.80%。其中,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4.16万亿元;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规模3.04万亿元;基金管理公司专户业务规模1.83万亿元;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专户业务规模1.76万亿元;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实缴规模1.80万亿元。各项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均居全国前列。

  四、深圳市保险业发展情况

  (一)保险业增速下降明显。截至2018年6月末,深圳市场

  共有保险法人机构25家,与去年持平,法人机构数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,法人机构总资产4.24万亿元,同比增长8.44%,占全国保险机构总资产的24.04%,位居全国第二。受人身险行业相继出台多个规范性文件,特别是2017年10月134号文对快速返还型年金险、附加万能险等投资类险种进行严格约束的影响,1-6月,全市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48.14亿元,同比增长9.33%。其中,财产险保费收入169.06亿元,同比增长31.34%,人身险保费收入479.08亿元,同比增长3.22%。与全国对比来看,保费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(-3.33%)高12.66个百分点,较去年同期(25.62%)低16.29个百分点。

  (二)保险保障供给能力显著提升。1-6月,产险中与人民生产、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责任险、医疗健康险、贷款保证保险等险种增长迅速,目前已经成为拉动产险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;人身险中,新单期缴业务占新单业务比重为51.35%,较去年同期(45.36)高5.99个百分点,较全国水平(48.11%)高3.24个百分点;同时寿险业务中的非保险合同业务下滑明显,表明保险产品逐步回归保障本源。深圳保险业建立中小微科技创新企业专利保险统保方案,积极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,服务中小微科创企业超过5000家。在深圳地铁、招商邮轮母港、前海自贸新城等重大项目建设上,深圳保险业都积极参与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,为深圳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持。

  五、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金融运行情况

  截至2018年6月末,前海片区金融类企业合计5.8万家,本年新增1622家,同比减少66.1%。注册资本合计57639.46亿元,本年新增2806.50亿元,同比减少45.1%。上半年,深圳市前海片区金融注册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749.29亿元,同比增长30.5%。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营业收入285.63亿元,同比增长16.8%;证券类金融机构实现营业收入125.36亿元,同比减少34.9%;保险业金融机构实现营业收入536.42亿元,同比增长11%。(相关指标详见表2)

  表1 2018年上半年前海合作区金融数据一览表

  六、市金融办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

  今年以来,我办深入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,努力在优化供给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效能、加强地方金融治理防控风险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动能转换三个方面下功夫,取得积极成效。

  (一)优化资金供给结构,增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

  一是着力拓展直接融资路径。研究推动中小企业改制上市、独角兽企业上市、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,配合健全上市培育服务体系。研究完善《关于促进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加快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中心。推动出台配套管理制度,促使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正式成立运营。稳步推进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(QFLP)和深化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(QDIE)进一步拓宽跨境双向投资渠道。二是助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。加大力度推广应用深圳市创业创新金融服务平台,截至2018年6月末,已注册企业1.7万家、注册金融机构114家,促成融资约58.7亿元。探索建立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激励机制、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机制和企业债券融资激励机制,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三是围绕重点领域优化产融结合。研究支持科技租赁发展,推动组建科技保险公司等新型机构,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结合。促进绿色金融发展,研究制定《深圳市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(试行)》,并积极探索与香港、伦敦加强绿色金融跨境合作。开展社会影响力投资研究,探索以市场化方式调动社会资本,更好履行社会责任。配合探索组建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,推进保障性住房领域资产证券化,研究运用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(REITs)等金融工具,拓宽保障性住房融资建设路径。

  (二)加强地方金融治理,有效防控和化解金融风险

  一是扎实推进地方金融风险整治。成立全市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,坚决打击洗钱、高利贷、“地下钱庄”、暴力讨债、“套路贷”等涉黑涉恶涉乱势力。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,通过“412”风险清单、“1234”现场检查等创新模式,加强重点机构的动态监测和风险摸排。持续高压打击非法集资,针对非法集资账户异动特征在全国率先建立预警模型;督促加快江西明骏、黄金佳等非法集资大案要案处置,维护群众利益。二是逐步规范新兴金融行业秩序。制定配套工作指引,组织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专项整治。组织开展交易场所资产管理类业务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杠杆率、融资担保公司合规风险等专项排查,采取有效监管措施,引导督促规范发展。有序推进交易场所分类撤并,通过清理整顿、培育标杆,促进辖内交易场所整体优化提升。会同市场监管部门研究空壳类、违规类新兴金融企业的市场退出方案,探索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链条监管。三是加快建设风险防范长效机制。持续优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、监管信息系统和灵鲲金融安全大数据平台,打通技术通道、加强数据共享、改进风险模型、增加功能模块,实现系统整合和可视化输出。截至2018年6月末,三大系统已覆盖全市24余万家类金融企业。研究制定融资担保、融资租赁、典当、商业保理等新承接业态的非现场监管报表体系,提高风险动态监测防控能力。研究制定全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办法,明确合规标准,推进分类处置。引导组建交易场所行业协会,督促信用担保协会、典当协会健全制度,强化自律规范。

  (三)推进地方监管改革和环境建设,提高金融开放水平

  一是落实推进地方金融监管改革。推动各区(新区)充实金融工作力量,支持探索设立前海金融监管局,加快构建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。二是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。健全金融支持政策体系,发布《深圳市扶持金融业发展若干措施资助项目申报操作指引》,研究修订支持金融人才发展的实施办法、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,强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支撑。支持国家金融大数据实验室(深圳)加快建设,加强金融科技前瞻性布局。三是全面推进金融开放合作。争取国家尽快出台前海深化深港金融合作“20条政策”,丰富金融先行先试政策体系。持续举办深港澳金融创新季度联席会议,推动金融互动交流和全面深化合作。推进深澳特色金融重大项目,推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、成立专项工作组,加快项目筹备落地。

  (本稿件由市金融办根据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、深圳银监局、深圳证监局、深圳保监局、深圳证券交易所、市金融办、前海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成)


最新公告

  • 模板招标

    截止

    发布

  •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招标

    截止

    发布

  • 砂石招标

    截止

    发布

  • 路沿石招标

    截止

    发布